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以为合同履行地在哪里

好好活着
好评回答

在民事纠纷中,建议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例如拖欠工程款、工程没按合同约定期完成施工等问题的纠纷。出现纠纷需要诉讼的,就要先确定合同的履行地,那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以为合同履行地在哪里?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以为合同履行地在哪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根据《合同法》规定,建筑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1、协商和调解解决协商解决或调解解决是由合同当事人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或在第三人的主持下,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一种办法。其特点在于简便易行,能及时解决纠纷,有利于双方的协作。但由于协商解决或调解解决必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受到当事人自愿的局限。2、仲裁与诉讼解决仲裁,是指经济合同仲裁机构依据经济合同仲裁法或规则,对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的争议,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行为。双方可以协议选定仲裁机构、仲裁员。但仲裁的时间长,费用相对也高。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双方之间发生的合同争议,做出有国家强制保证实现其合法权益,从而解决合同纠纷的审判活动。它不必以当事人的相互同意为依据,只要不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任何一方都有权向管辖区的法院起诉但诉讼。根据有关规定,在工程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过程中,一方面,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选择由仲裁机构仲裁的,人民法院则失去了对该双方当事人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裁决做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另一方面,诉讼对仲裁有监督作用。三、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争议产生的原因(一)合同条款完整性、严密性不足,存在错误或疏漏合同条款是合同双方履行权益与义务的依据。然而在实际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合同条款的完整性、严密性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错误或疏漏,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易引起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二)业主与承包商不能正视彼此的相互关系,造成对合同管理的错误认识业主和承包商通过合同联结到一起,最终目标是把项目成功的做好。为此,双方应当在制定和履行合同时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但是,由于各自利益的制约,在项目实施中始终不能采取良好合作的态度,业主想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而承包商追求的是最大的利润。因此,在合同签订时业主凭借其在建筑市场中相对优势的地位,往往制定十分苛刻的合同条件,有时则无视承包商的合理要求与利益;承包商也会利用一些办法甚至不正当手段降低成本。这样一来,双方的争议是在所难免的。(三)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其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熟悉建筑项目的运作规律。目前这类人才缺乏。(四)现场签证不及时、不规范现场签证是施工现场由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签批,用以证实施工活动中某些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其作用是为工程结算和索赔与反索赔提供依据。但在实际运作中,有的监理工程师时常只发口头指令,而疏于及时用书面形式发布指令或对索赔进行书面的答复。待工程结算时,有的给予补签,有的则不予认可,而且补签的内容也不一定准确,造成承包和发包方在结算时矛盾重重,纠纷不断。

好好活着 2022-07-10 06:13: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