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十二年离婚财产是怎么分配

叶随雨落
好评回答

婚姻财产归个人所有,不参与分割,婚后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但有过错一方应不分或少分财产,一方因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要求赔偿,而另一方应当赔偿。离异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因过错导致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方所造成的损失,由过错一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如果一方的法定过错导致离婚,没有过错,另一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婚姻法第46条规定,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一是重婚的,二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是实施家庭暴力的;四是虐待被遗弃家庭成员。离异后,一方养育的孩子,另一方支付一或全部生活教育费用,负担多少和期限,由双方商定,如果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裁定。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额一般可达到每月总收入的20%-30%。抚养两个以上的孩子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能超过月收入的50%。②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参照①按当年的收入或该行业的年平均收入确定抚育费的数额。离异财产分割原则1:男女平等。《婚姻法》的各种法律规范都体现了男女平等原则,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指南。这一原则体现在离婚财产的分割上,即夫妻双方拥有平等的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第二,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在此,“照顾”,可以对财产份额给予女方适当的分额,也可以将某项生活中特别需要的财产,如房屋,分给女方。归根结底,从习惯性力量、传统因素影响所造成的障碍,从妇女家务负担、生理特征来看,离异后女性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方面也比男性弱,更需要社会更多的帮助。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不能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分割为夫妻共同财产;3、有利生活、便利生活原则。离异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得损害财产的效用、绩效及经济价值。一方在分割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时,应尽可能将生产资料分配给需要的一方,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在共同财产上分割生活资料时,要考虑到个人的专业或职业需求,以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非分离物根据实际需要和有利于发挥效用的原则归一方所有,分割方应依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予对方相应的补偿;4、权利不能滥用。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能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不得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配偶一方的所有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费,毁损、灭失的,不给予另一方赔偿。它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的本质要求,是司法实践的总结,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当前我国的离婚方式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采用协议离婚的夫妻会就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一般分割原则都是平分。假如婚姻中有过错一方应当对对方作出一定程度的补偿,即使是采用诉讼离婚的方式,法院也会酌情考虑无过错方,或孩子的意见。

叶随雨落 2022-06-06 19:12: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