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哪些?

文竹青青有风范
好评回答

一、取保候审手续该如何办理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决定机关收到执行机关已没收保证金的书面通知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意见后应当在五日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的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决定重新交纳保证金的程序适用本规定的有关规定。二、哪些情况下能办理取保候审1、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2、存在重大疾病,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实践中,以这个理由申请取保候审的,只有严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会批准取保候审。3、怀孕的妇女。4、认罪的。如果不认罪,一般很难取保候审。5、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6、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7、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能会被判缓刑,而缓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审理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而判决时因不能缓刑而判3年以上的实刑,之后再被收监,就会令被告人产生对法律的不理解、对法不可知的恐惧以及对法无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难取保候审。

文竹青青有风范 2022-07-28 03:04: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