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司法公正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细水长流
好评回答

公平公正公开是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基本原则,司法人员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保持中立,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而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司法人员滥用权力,妨碍司法公正,这样一来,会影响法官对刑事案件的判断。那么妨碍司法公正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小编了解下相关知识吧。

一、妨碍司法公正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1、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3、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如何防范妨碍司法公正?

1、加快立法进程,改革和完善审判体制,进一步贯彻规范《法官法》防止法官滥用裁判权。

2、隆法官之地位、厚法官之待遇、高法官之素质、严法官之纪律。马克思说过:“要运用法律,就需要法官”,法官的地位、待遇、素质、纪律是公正司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强化执法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制约作用,净化执法环境,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职权非法干预主义。

4、推进司法改革,规范法官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确保司法公正。

5、加大追究错案追究力度,改革和完善法院人事制度,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法院人事制度,使法院成为正义、平等、民主、文明、效率的司法队伍。

综上所述,只有确保司法公正,才能保证刑事诉讼审理结果的准确、客观。我国目前没有妨碍司法公正罪这个具体罪名,而是通过多种犯罪体现的,如伪证罪、徇私枉法罪、扰乱法庭罪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当事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具体行为,法院会依法做出裁决。通常的量刑在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细水长流 2022-06-14 20:24: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