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执罪的量刑标准如何规定

一、拒执罪的量刑标准如何规定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
拒不执行裁判罪是一种特殊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四、五条的规定,有以下三种:①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规定的曾有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自然人。②被执行人是单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这些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本罪的主体。③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妨碍执行和拒不执行的行为人。这种人,因其不是被执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执行人或与被执行人事先通谋策划,事后共同参与并实施了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的行为的,应认定为共犯。
2、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人民法院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所作出的裁判一经生效就具有强制力,负有履行义务和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直接损害人民法院裁判和执行的严肃性,严重影响了法院裁判权威和执行权威,在破坏了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同时;间接损害了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3、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必须执行,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而故意拒不执行,希望通过拒不执行的犯罪行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以满足自己或单位的非法利益。
4、客观方面
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其情节严重。“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实施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对于法院的正常活动和权威是一种损害。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执行难”,是长期困扰着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造成执行难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


相关推荐
商品房交完首付之后还有别的什么费用要交的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可以去法院起诉吗?

火车票改签能不能改到第二天的日期

怎样的股票买卖才算犯法?

如何办理卫生许可证

如果定期存折丢了怎么办

车辆未过户纠纷怎样打官司车末过户找不到买车的人发现有违章

没户口本怎么换身份证

如何办理新农保关系转移接续

孩子被学校停课了,应该如何做比较好?

如何规避物业管理中的风险

办理签证如何开具在职证明?

没有银行卡可以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吗?

不予答复的行政不作为可起诉吗?

如何鉴别公司真假?

如何防止营业员从商品销售中抽取差价

如何查询汽车交强险是否到期?

怎样凭邮局汇款单取钱?

成都的社会保险有哪些险种?

银行印鉴卡是干什么用的?

治安案件里的“起获”和“查获”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很多人都退出微商

公司为什么要有试用期?

做网上超市需要注册什么类型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