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有几种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也就是说,被取保候审人要提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作为自己的保证人,该保证人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候审不误。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保证人不及时报告的,要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论取保候审是由哪个机关决定的,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都由公安机关来认定。公安机关认为应对保证人罚款的,也由公安机关作出决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不能对保证人罚款。一种是提供保证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担保。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就会被没收,并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应当退还保证金。采取保证金保证的,保证金的数额由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既要考虑其犯罪的性质、情节等案件因素,也不能忽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确定较小数额保证金就能起到保证作用的,就不应再要求更高的保证金数额。保证金的收取和保管,则统一由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负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能直接收取取保候审保证金。这两种保证方式,都把担保被取保候审人随传随到,候审不误同保证人或者被取保候审人一定的经济利益挂钩,增强保证人的责任心和对被取保候审人的约束力,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被取保候审的人,决定机关不能同时要求其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不能搞双重保证,在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这两种保证方式中,只能选择适用其中一种,不能同时并用。取保候审案件主要适用于犯罪较轻,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案件,采用保证人担保或者保证金担保的单一保证形式基本上已可起到保证作用。对于采用取保候审不能防止社会危险发生的,依法通过采取更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即逮捕措施未解决,而不能用加大保证力度的方法。如果要求被取保候审的人必须提供两种保证形式,就会使一些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不能适用取保候审。例如有些人能够提出保证人,但却不能提供保证金,而有的人却能提供保证金,不能提出保证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运用取保候审。

相关推荐
招标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根据胡静副教授所讲,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有哪些

找什么借口可以问爸妈要钱啊?

工作十八年被单位无故辞退应该赔偿多少钱

飞机票改签后还可以退票吗

怎样填写家政服务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未签订合同未缴纳社保的工伤怎么处理

怎样向环保局投诉?

一审判决到执行期了还可以上诉吗?

如何理解法本身的特殊价值?

收据怎么写才合法,具有法律效力?收条有法律效力吗

辞职后没找到下家个人档案怎么办?可以转到哪里?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如何参加诉讼

被联通列为黑名单怎么解除?

想去血站工作、有谁知道血站护士待遇如何啊?

新车被撞怎样索赔

想办理复婚手续都得需要哪些证件2016年

组织机构代码怎样注册

微信绑定银行卡如何重新设置支付密码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办房产证要带哪些证件?

银行授信的分类

手机停机会怎么样?

捷信公司和征信有关系吗

新建商品住房转让手续费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物流保安工资高

职务侵占罪没收财产是个人的还是全部的

银行卡刷完后卡里没有扣钱是怎么回事?

110报警为什么要留下报警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