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是什么

淡忘如思
好评回答

随着前一段时间发生在美国BI(商业智能)软件领域的连环并购,以及国内管理软件领头羊用友和金蝶的频频异动,一个对国人略微陌生的名字——Hyperion跃然而出。与这家位于硅谷心脏地区桑尼维尔的软件公司一起,一个新的企业管理软件领域——BPM企业绩效管理),也被带到了处在全球化思想激荡与冲击下的中国工商业界。事实上,即便在全球工商业管理思想和手段都较为发达的北美和欧洲市场上,BPM也是一个全新的理念。BPM的定义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业务流程和业务成功的衡量方法(如标尺、主要运作指标)之集合,并通过构建于其上的小型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使组织内的每个成员能够更好理解运营目标、实施运营规划和正向影响企业运作的优化进程。挟势而来BPM与近几年来甚嚣尘上的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流程性软件的建构过程和管理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时也有相互补充和作用的有机联系。首先,BPM虽被定义为连接多系统的完整套件,但它一般从一个领域开始实施,通常作为企业运营起始点的预算规划(BudgetPlanning)最容易成为BPM实施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也就是说,BPM的实施从一开始就可以设定清晰的目标,从而循序渐进地去检测整个组织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而其他的流程型企业管理软件往往是整体咨询在前,随后进行流程重组,再进行整个新业务流程的固化和优化,企业运营目标反倒是需要在后面的步骤设定的。其次,BPM在一开始的侧重点针对的是企业总部和高层主管的,当然在已经成功实施BPM的企业案例中,可以看到组织内的每一个人、每个部门甚至是跨部门的协同商务都采用BPM来普遍衡量运营目标的实现。可以说,重点优先、广泛采用是成功实施BPM的要点。来自IDC和GartnerGroup的评论认为,BPM在帮助企业提高运作表现上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其本身也是信息系统进化的产物。BPM更强调KPIs、平衡记分卡和管理仪表板。许多BPM套件使用在线分析多维数据库、预算规划和报表合并等分析应用和业务智能的报表和查询工具,以及具有抽取、转换和装载功能。所有这些都使用BPM特定的数据集市,从整个企业不同数据集市中提取相关信息。软件加上业务流程和有用的指标,满足精确及时信息的要求。市场整合后的变局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BPM理念和软件套件的Hyperion的业务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身只是一家专项开发合并财务报表软件的公司——国际管理报告公司。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工商业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与发展,同时美国跨国公司的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跨国公司内数一百千计的分公司和子公司财务数据的汇总、合并和有效的智能分析,使得美国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反映这种需求在强劲增长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去年在此前一直偏安一隅的BI厂商之间发生了大量重量级的剧烈购并,以往这一市场群雄割据的局面正在发生格局性的改变。2003年年初,Cognos公司用1.6亿美元买下了财务计划软件公司Adaytum;2003年7月18日,年销售额2.7亿美元的BI软件公司CrystalDecisions,被BusinessObjects以8.37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的代价收购。10天后,Hyperion宣布,将以“每股Brio股票换取0.109股Hyperion股票,再加上0.363美元现金”的方式收购竞争对手Brio公司,按纳斯达克2003年7月22日收市价计算,此次收购涉及资金超过1.42亿美元。说来也许难以令人置信,真正驱动BPM及与之相类似的商业绩效类管理软件市场迅速成长的主要力量是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的实施。这一法案要求企业更快更精确地提供整体运营数据,企业高层主管必须对公司运作的报表部分或全部负责,他们必须在财政年度结束时马上知道自己的业绩。直接导致这一法案出台的,是2001年10月份安然事件和随后爆发的世通丑闻并引发的华尔街一系列财务丑闻,换言之BPM成了这些丑闻之后的最大受益者。据称,安然公司已经承认其通过大约3000家SPE(特殊目的子公司)来美化财务报表,其中有900家用于避税和进行表外融资,并且通过和它所控制300家SPE的自我交易来编造利润。抛开道德风险不谈,从技术上讲,这类数量级的复杂财务关系和信息流实际上对于美国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都是巨大的难题。此时能够将企业的任何信息和独有的商业流程整合在包括分析、计划和预测在内的BPM应用平台上的软件供应商们自然奇货可居。以Hyperion为例,其2002财年每股收益高达0.99美元,较上一年度的0.46美元增长了一倍还多。在2002年9月发布财年报告时,Hyperion公司董事长JeffRodek在致股东的信中起笔就写道:“过去的一年是Hyperion在衰退的经济中大放异彩的一年。”BPM的必然趋势从更为客观的角度来看,今天即使是普通经理人员也已经意识到传统的会计指标所衡量的企业绩效范围太狭窄,卡普兰教授创造的平衡记分卡和各种可被使用的主要运作指标(KPIs)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企业现存的实施代价高昂的ERP、CRM、SCM系统的存在也需要有系统去整合、利用和让更多员工获利。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首席财务官和财务经理们必须使企业具备快速、灵活了解业务并及时调整战略的能力,以确保企业获得成功。企业要取得最佳业绩并在竞争中赶超对手,关键是要能够将企业的财务职能从簿记员转变为业务合作伙伴,并实施部署世界一流的企业业绩管理系统。目前全球工商管理业界的共识是,虽然当前许多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会计系统,但仍然期望为财务部门以外的运营层和战略层用户提供扩展的功能。这些扩展的功能包括预算、规划、预测、报表合并、综合打分和业务建模。借助BPM软件,整个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可以通过把握未来增长和盈利的机会,优化其资源配置,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BPM从来没有真正的像其他企业管理软件那样大肆宣传过,但是越来越多的独立IT评论家认为,未来一到两年中,BPM在企业中大规模应用的兴起是必然的。而BPM本身也在沿着行业应用、预测/说明功能和增加无线商务功能等三个主要的细分方向纵深发展。未来的“扩展型企业”很可能将原本属于组织内部的BPM应用逐渐延伸到董事会成员(非本公司员工)、投资者、客户和供应商,真正实现协同商务中的整体商业绩效管理。

淡忘如思 2022-07-27 08:4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