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诽谤罪的条件

诽谤罪构成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诽谤罪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诽谤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相关推荐
股票筹资风险有哪些

林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怎样最简单判断身份证有没有消磁?

如何组织一场篮球比赛

我想给人家发货,怎么才能发货到付款的快递?

如何办理移动手机卡实名制过户

应届毕业生户口迁移应该怎么做?

无业怎么交社保 办理流程是怎么样的

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领导怎么办?

社保局办理退休流程有哪些

套别人的车牌抓到会是什么样的处罚?

未按规定车道行驶怎样处罚

职工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怎么记账?谢谢

什么是超范围执业

老人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村主任辞职程序

法院有权驳回被告追加第三人的申请吗?

葬礼礼金 可以退还吗

多方法律行为

手机银行可以查看定期存款吗?

qq永久冻结怎么解除

保安在做门禁管控时有检查出入车辆的必要吗?

如果对方问为什么加我,你会怎么回答

为什么我的建设银行卡不能转钱进来?

质押权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4、什么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列举10个。
